审计署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显示,未发现规模性返贫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地区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不扎实,部分产业就业帮扶项目效果不佳,41县206个扶贫项目闲置或废弃等问题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以往行政干预的思路给城乡和区域发展带来了空间错配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仍是观念和体制。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一方面要让大城市周边县城融入都市圈,另一方面要推动人口流失的县城收缩式发展
方案明确,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防止刮风搞运动,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
专家认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核心内容是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应防止县域内出现新的两极化,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到县城而忽视了其他建制镇,同时也要避免房地产化
粮农组织认为,冲突对两个主粮出口国农业活动的干扰或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在中度影响情况下,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或增加760万人;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增加至1300万人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急于求成
在清华三农论坛2022上,陈锡文、蔡昉、魏后凯等专家表示,城乡差距能否实质性缩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挑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未来重要的改革任务
水果品质好,打出“产地”牌,才是最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标签
政策涉及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方面,提出要坚持脱贫县和非贫困县、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一体规划、协同推进。省一级乡村振兴机构改革正在进行
中国种业和国际水平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好不好、高质量”方面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称,要增加粮食产量,根本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
官方数据披露,2019年广东省粮食产量为1240.8万吨,消费量约达5125万吨,全省净调入粮食量超过3880万吨,粮食自给率为24%
碧桂园农业总裁梅永红认为,近年各地都在试验探索无人化农场,不少科研院所、厂商投入其中,但大多从技术本身出发,缺乏全系统整合
官方数据显示,1月至11月,中国进口粮食达12920.2万吨,超过1亿吨,同比增幅接近三成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运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监测评价全国耕地种粮情况,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
征求意见稿提出,申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要经过村民会议决策,获得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的同意
海南还提出,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乡村人才公寓,为下乡人才或入驻企业提供房屋租赁服务
多名种植户、粮商和面粉加工厂负责人反映,农民储粮防灾意愿较强,对后市价格预期比较乐观,导致小麦上市量偏低
官方判断,国内粮食生产供给有保障,国际上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足,且价格低位运行,粮价缺乏大幅上涨的条件
专家称,新冠肺炎疫情令农民储粮意愿加强,种植者对市场预期比较乐观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披露,虫灾主要发生在7-8月,黄脊竹蝗从老挝迁入国内,时间早、峰次多、虫量大
截至2019年底,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65.6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东部地区农村最为富裕,资产占比超过六成,中部和西部地区资产大体相当,占比均不到两成。村庄之间资产分布非常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的资产集中在14%的村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国务院扶贫办再度强调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防止搞数字脱贫、算账脱贫、“注水”达标。学者认为,收官之年叠加疫情影响,地方政府可能急于求成
农业农村部指,一些在养野生动物,或人工饲养时间不长、或种源需从野外采集,与野生种群难以区别,有的公共卫生风险不清,有的不属于哺乳纲鸟纲范围,均不具备家畜家禽的标准和条件
湖南首批对14种禁食野生动物的养殖户给予退出补偿,不少养殖户认为补偿偏低,难以弥补损失
##########